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
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
本书共有20章,对表观遗传学的基本理论和营养对肿瘤和慢性疾病的作用作了细致的描述,非常值得营养工作者一读。 孟德尔遗传学说基于重组、少见的基因突变、选择和漂移,与之相比,通过表观遗传学机制发生的软遗传更有利于机体对环境的短期变化作出快速适应。目前,在真核生物中表观遗传的可传递性已得到令人信服的论证,然而哺乳动物的相关证据尚不多。这可能是由于机体需要在适应环境和保持基因组和表观基因组的稳定性之间取得平衡。 第1章是对本书的总体介绍。从拉马克遗传理论(个体在生活中所获得的某些特性可以通过生殖传给下一代)在最近被得到重新认识谈起,讲述表观遗传学的基本机制(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非编码RNA的调节)。表观遗传学正越来越清楚的解释营养与健康的相互关系。表观遗传的调节贯穿人的一生,可以被饮食和生活方式所影响,甚至可以传递给下一代。表观遗传学是一个新兴的学科。第2-5章则阐述了表观遗传学的作用机制。第2章对DNA甲基化进行讲解,DNA的甲基化及去甲基化研究已有近30年的历史,这一对化学反应可以对基因起到沉默和激活的作用。第3章描述了营养等环境因素通过对染色体产生可遗传的结构改变进而影响基因表型的可能机制。第4章介绍了干扰RNA和其他小RNA在表观遗传过程中的作用,探讨了未来利用RNAi治疗人类疾病的可能性。第5章讲解了表观遗传特征的可传递性(有丝及减数分裂)。第6章则介绍了表观遗传在胚胎发育中的作用。在机体发育的某些时期对表观遗传较为敏感,因此需要在辅助生殖过程中注意适当的处理。第7-10章则用表观遗传学的观点解释常见疾病(肿瘤、代谢综合征、肥胖、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第11章以后的各章则介绍了营养素和环境对表观遗传的影响。其中第11章讲述了母体营养与胎儿发育的关系,第12章介绍了叶酸、维生素B12和维生素B6对表观遗传的影响;第13章讲述了胆碱、乙酰胆碱和蛋氨酸对大脑发育的影响;第14章介绍类维生素A对表观遗传的影响;第15章介绍异黄酮类物质对表观遗传的影响;第18章介绍环境暴露的表观遗传作用;第19章讲述了营养和表观遗传学对生殖的短期和长期影响;第20章则从流行病学的视角探讨肿瘤、营养和表观遗传学的关系。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环境、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肿瘤和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与饮食相关的营养问题伴随着人的一生,本书从营养表观遗传学的角度解释这些病的发病机制,将有助于为肿瘤和慢性病的防治提供更有说服力的理论依据,进而延长人民寿命和提高生活质量,本书适合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和营养工作者阅读。 —— 何书励 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转载于: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国外医学新书评介》http://bookreview.imicams.ac.cn/
本书为Wiley-Blackwell出版社于2011年出版的精神病学流行病学教科书第三版,编辑作者是美国加州大学的Ming T. Tsuang,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的Mauricio Tohen, 英国剑桥大学的Peter B. Jones。这本书是英美几大名校合编的教科书,且是最新版本。能够一版再版,说明本书有其吸引高校读者的特殊地方。 本书的读者群主要是在北美高校的大学生及精神病学流行研究领域的学者。书的结构层次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遵循授课的顺序,首先从流行病学的概念开始讲起,接着展开有很多统计方法学,然后再深入精神病学的各个研究领域,有研究设计的介绍,也有最新的研究成果。该书在介绍基础知识的同时,也介绍了精神病学在与流行病学相关科研的方方面面。循序渐渐的推进方式,使得具有一定基础知识的读者能够通过阅读很轻松地深入到一些最前沿的研究领域之中。 本书共33章,从第1章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介绍,到第33章精神分裂症的早期检测和干预。每章的内容都是按照教科书的模式编写的,包括介绍、定义、研究领域介绍、研究项目等。大学生读者可以从头到尾系统地阅读,学习该领域的知识,而研究学者可以直接进入自己感兴趣的章节进行有侧重点的阅读。 书在研究方法学方面系统而全面,内容涉及的研究领域则几乎覆盖了精神病学的全部领域,从基因研究,到药理学研究,到各个病种,再到社会学研究,从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等常见病,到孤独症、自杀、妇女儿童及老年精神病学特殊的研究领域。 本书无论在内容和写作方式上都优于国内同类的教课书,在研究方面,更适用于从事精神病学科研专业读者,是一本实用性很强的书。对于中国读者而言,该书提供了一个学习和借鉴西方教学和研究经验的机会,此书值得一读。 —— 李恒 博士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转载于: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国外医学新书评介》http://bookreview.imicams.ac.cn/
本书由Wiley-Blackwell出版集团2011年出版,是世界精神病学协会(World Psychiatry Association,WPA)1999年作为《精神病学的证据与经验》丛书之一出版的《精神分裂症》的续篇,也是WPA组编的《当代科学与临床实践》系列丛书的第一部。主编Wolfgang Gaebel是德国Heinrich-Heine大学精神病学教授,现任WPA精神分裂症部的主任。本书作者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瑞典和德国,大多供职于知名大学,是相关研究和实践领域的专家。 本书介绍了精神分裂症诊断、神经生物学基础和管理方面的最新信息,对运用磁共振成像、遗传学和网络分析等现代技术获得的发现做了评论,总结了神经认知功能在精神分裂症中的重要意义及其对功能储备的预测价值,也对早起识别、预防、康复和耻感等重要领域的关键点做了介绍,还对ICD-11和DSM-Ⅴ这两个主要国际系统的诊断性分类作了讨论。全书八章内容如下:1诊断与分类系统的修订;2精神分裂症的病理生理学;3精神分裂症的神经认知、社会认知和功能结局;4精神分裂症的遗传学;5精神分裂症的早期识别和预防;6药物治疗;7认知行为干预;8管理、康复、耻感。 本书内容概括、语言精练,阅读可对精神分裂症研究和临床管理的当代发展趋势做快速、精要的了解,适合精神科医师、心理学家、神经药理学家、精神病学和精神药理学的研究者等专业人员阅读。 —— 张卫华 助理研究员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院转载于: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国外医学新书评介》http://bookreview.imicams.ac.cn/
在过去10年里,血液肿瘤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领域都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血液学家们不仅对各种血液肿瘤的细胞信号传导、细胞遗传学、分子学和表观遗传学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还利用新型分子靶向药物(例如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全反式维甲酸)使得部分血液肿瘤获得了完全治愈的机会。 Advances in malignant hematology是由美国南佛罗里达州医学院的Hussain I. Saba博士和英国国王学院医院的Ghulam J.Mufti博士主编的一本血液肿瘤学专著。本书详细介绍了各类血液肿瘤(包括髓细胞肿瘤、淋巴细胞肿瘤和浆细胞肿瘤)的分子生物学,包括各类肿瘤的细胞遗传学改变、相关基因突变,以及microRNA谱,以及各种改变与临床预后及药物选择的相关性。另外,本书还系统介绍了各种血液肿瘤的临床表现以及治疗现状。 本书实用性强,尤其适合于临床血液科医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血液肿瘤基础及临床的相关新知识,并将其用于临床实践。 —— 李剑 副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园北京协和医院血液科转载于: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国外医学新书评介》http://bookreview.imicams.ac.cn/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 EBM)是1991年Gordon Guyatt为JAMA写《医学论文用户指南》系列文章时创造的新名词。循证医学这个新学科在过去20多年来风靡全球,成为医师、医学研究人员和医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之一。本书作者首次探索了循证医学的哲学基础,可以看作是亚里士多德(古希腊哲学家)和希波克拉底(古希腊医学家)对话的现代版。 作者Jeremy Howick博士的专业是哲学,目前在伦敦大学学院为医学生讲授哲学。他在牛津大学循证医学中心做博士后研究员期间写了这本书。基于作者强大的哲学功底和与牛津循证医学中心各位专家的深入讨论,使这本书既有严密的逻辑,又能紧密结合目前医学界的实际情况。 本书分四部分,共12章。第一部分为导论,共3章。第1章提出循证医学的哲学基础。作者认为,循证医学关于“证据”的哲学是基于循证医学的“级别”,这可以归纳为三个论点:首先,随机对照试验,或总结许多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回顾提供的证据级别高于观察性研究;第二,一般说来,有对照的临床研究(包括随机对照试验和观察性研究)提供的证据级别高于基于基础科学的机制推导(病理生理学推理);第三,一般说来,有对照的临床研究(包括随机对照试验和观察性研究)提供的证据级别高于专家的临床判断。第2章提出“什么是循证医学?”,讲述了循证医学诞生的过程,早期对循证医学的定义,以及对循证医学的误解的解答。第3章提出“什么是临床决策所需的优秀证据?”,指出临床决策所需的优秀证据应该满足三个重要特点:说明干预措施的患者相关收益和危害,可应用于临床实践中的真实患者,包涵其他现有的干预措施。 作者在本书的第二部分提出“随机化、双盲和安慰剂对照是否可以比其他方法排除更多的混杂因素?”,本部分包括本书的第4-8章。作者的主要结论如下:关于随机化:虽然随机对照研究的证据级别在大多数情况下高于观察性研究,但是如果观察性研究发现某干预措施的疗效远大于假设的混杂因素作用之和,即可认为该观察性研究提供了最高级别的证据,即不应仅按照研究的类型来划分证据的级别,还应该结合研究的结果。 关于双盲:双盲可以消除许多研究执行过程中的混杂因素,因此大多数情况下采用双盲法的研究,其证据级别高于非双盲的研究。但是如果干预措施的疗效立竿见影,这时研究参与者与医疗人员的混杂作用很小,双盲法所能起到的作用就相当有限。 关于安慰剂对照:作者认为,在大多数情况下,应该采用当前有效药物,而非安慰剂作为对照。 作者在本书的第三部分(第9-10章)强调,机制方面的推理和专家的临床判断应该在循证医学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作者在本书的第四部分(第12章)对前面的主要结论进行总结,并且提出了循证医学的两个前沿课题:利益冲突中隐含的偏倚(尤其是厂家资助的研究项目);将循证医学纳入更大的背景中考虑(医学进步、经济发展、社会公平都会影响人的健康)。 本书是从哲学层面对循证医学的全面深入思考,有对循证医学本身优点的肯定,有对其局限性的分析,也有对其未来发展方向的探讨,实在不愧为当代的亚里士多德和希波克拉底对话,值得一读。 ——黄久佐 博士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整形外科转载于: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国外医学新书评介》http://bookreview.imicams.ac.cn/
偏头痛是神经科十分常见的一组病症,本书以偏头痛为中心,详细介绍了其常见的合并症,全书共分为10章,内容详实,图文并茂,多个章节附有典型病例报告。 第1章讲述了偏头痛的精神心理合并症,主要内容包括流行病学、发病机理及诊断治疗。第2章讲述了偏头痛与卒中的关系,大脑神经元及颅内动脉的功能失调是偏头痛的主要致病机理之一,虽然偏头痛与卒中的高发人群不同,但有研究发现有先兆的偏头痛患者其缺血性卒中的风险会明显增高。第3章讲述了心血管疾病与偏头痛的关系,虽然目前尚未有肯定的数据证明上述两者间有必然的联系,但有多项研究表明偏头痛患者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存在异常。第4章探讨讲述了卵圆孔未闭与偏头痛的关系,研究发现卵圆孔未闭的患者较常人更易出现有先兆的偏头痛,有先兆的偏头痛患者较常人更易检出卵圆孔未闭,上述两者之间是因果关系还是偶然联系目前尚不清楚,卵圆孔修复术术能否用来治疗偏头痛尚未有定论。第5章主要介绍了偏头痛与癫痫,二者具有很多共性,均是以发作性症状为突出表现的慢性神经系统疾病,在临床表现、发病机理及治疗上均有较多交叉。第6章主要探讨介绍了偏头痛与其他疼痛综合征的关系,从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到诊断及合理治疗均有详尽的描述及介绍。第7章主要介绍了偏头痛与药物滥用性头痛,药物滥用性头痛是偏头痛患者的常见合并症之一,本章节内容涉及药物滥用性头痛的定义、流行病学、病理生理机制、诊断、处理、预防及预后等。第8章介绍了偏头痛的其它合并症,如肥胖、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等。第9张介绍了儿童偏头痛患者的常见合并症状。第10章着重介绍了偏头痛患者合理优化治疗方案的选择。 本书为我们进一步理解并认识偏头痛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资料,拓展了我们审视偏头痛的视角。值得神经科医师、精神心理科医师及对头痛感兴趣的专家学者阅读。 —— 谢曼青 主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转载于: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国外医学新书评介》http://bookreview.imicams.ac.cn/
随着医学的发展,病理学诊断,已不再是良恶性的诊断能够满足临床的治疗,特别是靶向治疗的开展,特定基因的检测比组织学诊断更有意义。软组织肿瘤的诊断一直是个较难得领域,近年来新的肿瘤类型不断出现,特别是基因方面的研究在软组织肿瘤中起到里程碑的作用,一些软组织肿瘤具有特定的基因易位,产生融合基因,或突变,通过RT-PCR或原位杂交(ISH)或FISH可检测到。加上免疫组织化学在国内的广泛开展,软组织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已不再是一个难题。 这篇专著涵盖大量临床及影像方面的知识,对病理辅助诊断手段及组织形态进行详细的叙述,细针穿刺(FNA)的细胞学诊断占了很大的篇幅;同以往的专著不同,作者以肿瘤细胞形态分为梭形细胞,粘液性,上皮样,多型性,圆细胞性肿瘤,而不是传统的从组织发生上进行描述,这有利于运用现代辅助诊断手段对具有同一形态的肉瘤进行鉴别诊断,由于影像学的发展,穿刺病例越来越多,特别是软组织肿瘤穿刺。细胞学诊断从宫颈病变发展而来,现已广泛应用,而软组织肿瘤发病率低,人们传统观念,认为穿刺容易引转移,以致软组织肿瘤细胞学诊断在国内发展较慢,诊断医师经验有限,这篇专著对细针穿刺活检诊断进行详细描述,配以大量典型图片,并强调多学科综合诊断及治疗。 这是一本主要从细胞学以及少量组织来诊断软组织肿瘤的专著,多学科丰富知识信息,以致适用于病理,细胞医师外,肿瘤内科,外科及影像科医师。 —— 张宏图 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病理科转载于: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国外医学新书评介》http://bookreview.imicams.ac.cn/
超声具有无创,无辐射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神经内科的临床应用。近些年随着影像技术发展,以及CT和MRI广泛应用于颅内血管的评估,超声在脑卒中预防及治疗的作用受到质疑。值得注意的是,欧洲神经内科医生坚持认为头颅血管超声为临床诊治的不可缺失的一部分。超声检查技术是神经内科医生必需掌握临床技能,在北美头颅血管超声逐渐成为神经内科医生培训的一部分,血管超声虽然不能同时检查颅内及颅外血管,但可重复检查颅内血管栓塞后再通,血管夹层,以及血栓治疗后的疗效评估。近年来,应用超声造影技术检测血栓成分,同时超声已经在临床治疗中应用,其次,三维及四维超声可描述斑块的形态,进而帮助治疗方案制定头颅血管超声在脑卒中预防及治疗的应用。 本书共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为超声检查如何操作,第二部分为血流动力学及其原理,第三部分为诊断标准,第四部分为超声在卒中的预防和治疗中的应用。作者Andrei Alexandrov及其他作者在第一版的基础之上,每一章节完善内容,增添了超声影像的最新技术发展。 本书内容全面,图文并茂,叙述深入迁出,特别是最后一部分详细介绍超声在神经内科治疗中的具体应用,本书适合于神经内科医生以及超声科医生学习。 —— 仲光熙 主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超声诊断科转载于: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国外医学新书评介》http://bookreview.imicams.ac.cn/
肿瘤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人群中的肿瘤终身患病率已接近二分之一。在世界范围内,肿瘤占人口死亡原因的14%,西方国家这个比例可以增加到25%。在庞大的肿瘤人群和家庭中,疾病和随之而来的治疗、功能丧失、精神障碍、经济负担、临终关怀和死亡等问题使得肿瘤的治疗和护理更为复杂和充满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门新的交差学科——肿瘤心理学——诞生了。抑郁障碍在肿瘤患者中不仅患病率高,而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目前的肿瘤心理学中,肿瘤伴发的抑郁障碍一直是整个学科的主要研究和临床实践方向。在肿瘤患者中识别和治疗抑郁不仅局限于精神卫生工作者,几乎所有接触肿瘤的医务人员和社会工作者都参与其中。 《肿瘤与抑郁》一书分为9章,介绍了肿瘤患者中抑郁的患病率、心理适应过程和抑郁、肿瘤患者抑郁的生物化学基础研究、抑郁对肿瘤治疗依从性和生存期的影响、如何识别和筛查肿瘤患者的抑郁以及针对肿瘤患者抑郁的药物和心理治疗。书中还从不同角度介绍了肿瘤患者的自杀风险和安乐死愿望、文化和社会差异等。 本书从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出发阐述临床常见的肿瘤和抑郁问题。一方面引用了大量设计良好、结论可靠的最新流行病学研究、临床研究和基础医学研究,以循证医学方法保证书中观点的客观性和科学性,为临床识别、评估和干预肿瘤患者中的抑郁提供指导可操作性依据。 另一方面关注肿瘤患者及其家庭面对的社会心理问题,体现了当代医学的人文关怀和服务理念。书中章节的题目新颖、层次分明、语言简练,在有限的篇幅中较全面的介绍了关于肿瘤和抑郁的主要问题和研究进展,内容丰富而具有启发性。 本书适合各专业的临床医务工作者用于学习和参考,也可以成为联络-会诊精神医学领域的研究人员和医学生的良好工具书。 ——史丽丽,主治医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心理医学科 ——摘自 中国医学科学院《国外医学新书评介2011年第1期转载于: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国外医学新书评介》http://bookreview.imicams.ac.cn/
制药学是一门无国界的学科,不但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临床试验,而且越来越多的国家正从事制药学的学术研究。现在的制药学要求具有更广泛的背景知识和技能。《制药学的原理与实践》(第三版)一书是一个全面的国际性参考指南,涉及药物开发的各个方面。 与前两版相比,第三版更新的内容包括全新的章节,药物开发的过渡和概率方法,国际临床试验,国际协调,日趋复杂的药物警戒和管理的重要性,个性化给药和生物技术的增长,国际监管的更新包括亚洲新兴市场。同时包括制药学有关的特殊人群研究,医疗服务、商业、法律和道德方面的研究和解决方案。 本书内容完整,分为三个部分,共8章。第一部分为制药学基本知识和概念,包括第1章;第二部分为药物的开发和研究,包括第2章至第3章;第三部分为药物的应用和管理,包括第4章至第8章。 第1章概括介绍了制药学基本知识,实践工作,临床研究人员的培训和教育;第2章侧重介绍药物的设计、开发,药剂学,毒理学,新药研究四个阶段;第3章重点论述特殊人群的药物研究,包括老年患者、妇女患者、儿童患者和肝肾功能衰竭的患者。此外,全面介绍了罕见病药物知识和药物相互作用原理;第4章着重介绍药物应用方面的研究,包括药物经济学、药物流行病学和临床实践监测;第5章介绍药物监管的国际化法规与程序,包括美国、欧盟、日本、中东、中国和印度地区;第6章论述了制药学的相关医疗事务,重点介绍上市药品的风险管理、国际交流、药品召回制度和国际审判;第7和第8章讨论制药学相关的法律、道德、商业问题和对策。 本书的每一章均由相关领域的专家撰写,内容涵盖制药学领域的专业知识、新颖观点和热点问题。本书适合药师、临床药理学家、临床医生、护士、研究人员、临床实验伦理学家、心理学家、监管机构人员以及医学、药学学生阅读。 ——胡扬 药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药剂科 ——摘自 中国医学科学院《国外医学新书评介2011年第1期转载于: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国外医学新书评介》http://bookreview.imicams.ac.cn/
1 19 20 21 22 23 24 26 跳转到
个人主页被浏览了24834